“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

吴硕贤院士讲述声音里的文明密码 | 2025“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湾区行

发布时间:2025-04-03 浏览:Loading...

2025“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湾区行活动3月17日在深圳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深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代金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裴钢,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主任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副主任唐本忠,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局长王笃金,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钢参与了启动仪式。

 

3月18-19日,2025“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湾区行举办。陈新滋、贺福初、吴硕贤、张统一、马於光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走进深圳中小学,以座谈交流、科普报告、励志报告等形式近距离交流,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使青少年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拓宽科学思维。

当科技的理性与人文的温情在声波中交织,当千年的营造智慧与当代的声学技术悄然对话,一场关于“听觉”的科学启蒙,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青少年对世界的感知维度。3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院士联合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吴硕贤走进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带来《重视听觉关怀 改善人居声环境》专题讲座,以声为舟,载着学子驶向科学与美学的交汇之境。
 

 

01

声波刻录文明:从骨笛震颤到数字声景

人类最早的史诗不是写在泥板上,而是唱在游吟诗人的声带里。吴院士以新石器时代的乐器为引,带学子触摸文明的声学基因。7800年前的贾湖骨笛仍能吹奏七声音阶,陶寺遗址的鼍鼓余响中藏着先民对天地节律的敬畏。《荷马史诗》的吟诵声波与基督教“太初有道”的哲学光谱交织,揭示了一个震撼真相——人类80%的文明史,是靠耳朵而非眼睛传承的。华夏文明本质上是一部“听得见的史诗”。到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重新重视听觉的艺术,重视声波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介之一的应用,可听化和可视化成为信息技术革命发展之双翼。

 

02

噪声之殇:被偷走的宁静与健康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声音的战场。吴硕贤院士展示的声景地图触目惊心: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全国噪声投诉超450万件,60%的环保投诉源于“声音暴力”......大量的数据表明噪声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但当我们用科技隔绝噪声时,是否也关闭了感知美好的能力?院士给出的答案发人深省:降噪不是制造寂静牢笼,而是重建声音的生态秩序。

 

 

03

声景复兴: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共生实验

古人造园时,早知“借景”亦需“借声”。苏州园林拙政园,峨眉山清音阁,无不体现古人声觉视觉高度和谐的建筑审美。在城乡规划层面,GIS软件中城市区域噪声地图正在改写城市声音DNA:通过GIS系统与卫星影像融合,精准划分热闹区、缓冲区与静养区。将主动降噪算法织入传统织物,既能屏蔽交通轰鸣,又可定向透传鸟语花香。真正的创新,始于对生活痛点的温柔注视。

 

 

04

未来声学:虚拟可听化与建筑的生命力

当广州大剧院的缩尺模型在实验室发出完美混响,当AR技术让学子亲手“雕刻”虚拟声场——建筑声学已进入“可听化”时代,而更前沿的“声学超材料”,已能让声波如流水绕石般可控转向。通过三维视听一体化技术,17世纪的咏叹调得以在数字空间原音重现。未来建筑师不仅要懂力学,更要会谱写空间的声学乐章!


这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声学盛宴在同学们积极提问时的思维激荡、院士签名时的墨香萦绕、合影时的笑靥如花中圆满落幕。但那些关于声音的追问与探索永不终章。这场讲座的余韵,早已超越声学知识的传递。真正的进步,是让科技守护人性温度,让传统智慧照亮未来征途。在宝安中学实验学校这片教育沃土上,关于声音的思考正生根发芽:它可能会是某个少年设计的降噪装置,可能是诗社成员笔下的声景十四行,更可能是整个时代对“诗意栖居”的集体觉醒。真正的科学火种,永远在追问中传承,在碰撞中永生。
 



 
此刻,让我们记住这个充满回响的垂听,七千年前的骨笛震颤,正通过少年的心手,谱写成未来城市的声学史诗。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是2002年由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高层次公益性科普活动,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对“科学与中国”科普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并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提出殷切期望。同年9月,在“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上,“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正式启动,开启了“科学与中国”再出发的新征程。2024年,两院院士率先垂范,全年累计开展4200余场科普活动,充分发挥院士群体在科普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深圳系列活动在深圳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邀请到百余位院士专家参与,共举办讲座711场次,听众达百万余人,活动已形成了深圳的科普品牌,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5“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湾区行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广东院士联合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承办,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支持,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