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贤
发布时间:2018-02-02
浏览:Loading...
![]() |
物理学家。1941年1月生于辽宁新民。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主任等。
长期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1967~1972年参加几项国防科研任务。1976年开始从事探索高温超导电性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包括第Ⅱ类超导体的磁通钉扎与临界电流问题;非晶态合金的超导电性。1983年开始研究氧化物超导体BPB系统及重费米子超导性,1986年底在Ba-La-Cu-O系统研究中注意到杂质的影响,并于1987年初与合作者独立发现了临界温度为92.8K的钇钡铜氧超导体。1987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1988年获首届陈嘉庚物质科学奖,1990年所在集体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2年作为化学所的合作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年作为成员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集体奖。2009年因对铁基超导的贡献与其他7位学者获 “求是” 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1年 因对超导量子尺寸效应的贡献作为成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获马蒂亚斯奖。201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6-2017年度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