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刘颂豪、王家骐、吴培亨三位院士出席第五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加工技术论坛

发布时间:2018-02-01 浏览:Loading...

 



       2011年5月13日,“第五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加工技术论坛”在深圳隆重举办。这次论坛由广东省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泛珠三角区域分会联盟主办,深圳市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激光学会、台湾镭射科技应用协会和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协办;邀请了刘颂豪、王家骐、吴培亨三位院士出席论坛并作指导;来自全国(台湾、香港)及美国激光加工界二十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高层管理人员300多人参加了大会。

       王家骐院士出席论坛时讲到:世界第一台激光器问世是在1960年6月,我国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1961年9月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从1961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宣布研制成功至今,我国形成了门类齐全、水平先进、应用广泛的激光科技领域,并在产业化上取得了可喜进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激光产业发展迅猛,年增长率达15%,逐步形成包括上游激光器及配套、中游激光成套设备、下游激光应用的产业链雏形。激光技术是高精尖技术,承担着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责任,希望今后加强交流沟通,致力于加快激光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刘颂豪院士在讲话中说道:激光是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最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可以说,在当时,我国在激光元器件和基础技术研究方面的水平处在世界前列。激光科技事业一直受到国家领导人以及科技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研究激光和研制激光器及其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对激光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激光科学技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农业生产、国防军事应用日益广泛。它深入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激光在跨学科研究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NBIC”会聚技术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经过50年的努力,我国激光技术有了更加雄厚的技术基础,培养了一批批素质较高的研究队伍和技术骨干 。他们遍布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部门和企业,包括一批学成归国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和两院院士,他们在激光加工、光纤通信新技术、纳米材料、量子通信与信息安全、激光生命科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相信我国激光科学技术在今后必将有更辉煌的发展!

       院士们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圳市木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海林说道:木森科技有限公司自从2005年成立以来,就得到了刘颂豪院士和邓树森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退休科学家)以及其他院士和专家们的关心、培育和支持,使我们迅速成长为处于国内科技领先地位的精密激光设备制造单位,并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际水平、国内首创的微米量级精密激光模版切割机,使我国的精密加工技术前进了10年。


       201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一个重要时点,全面转型的“十二五”规划讲拉开序幕,经济社会将发生深刻的变革,随着激光技术与应用的迅猛发展,激光技术正大踏步向前迈进,激光这个高科技名词已经由“阳春白雪”变成了真正的社会生产力,激光加工技术在生产和制造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